WildCat's Blog

知识带来自由——《大学之路》读后感

$\frac 1 2$

不知不觉,自己的大学时光也已过去了两年多。过去常常对自己的学习环境有诸多不满,《大学之路》恰好给了我一个机会,去了解美国的“月亮”是如何“圆”的。

此前拜读过吴军博士近年出版的许多书籍,《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这些书真的让人受益良多。能通过如此生动的语言,去接触如此广博的知识,对读者来说,真的是一种幸运。相比之下,《大学之路》就显得更加贴近我们这些学生的生活。

首先,作者的出发点,也就是本书的副标题——“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就是一位父亲。然而这个父亲却与我们的父母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强调读书的意义在于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摒弃中国人传统的功利心态。说到这里,想起一节英语课上,老师(她的儿子在美国读高中)问:“你们有对专业课感兴趣的人吗?”我回答说有。老师接着用一种讽刺的语气说,不可能吧,你们真的喜欢,开玩笑吧。诚然,我不可能喜欢所有的专业课,但是对于部分专业课,还是有不少兴趣的。很难想象一位把儿子送去美国读书的老师竟然抱着这种心态来教学生。

其次,作者强调了美国不同大学自己的特点,而不是共性。有的大学比较保守,有的看重成绩,有的不拘一格,有的强调与现实的结合,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则显得片面追求全面发展,然而就和所谓“素质教育”一样,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我觉得这些特色的背后,也是学术自由思想来维护的。相反,如果学校办成了官场,会成为一个民族的悲哀。作者在关于《文明之光》的一段视频里也提到,自由才会带来进步。妄图禁锢一切的行为最终会带来毁灭。

还有就是教学方法与师资力量。作者在讲到哈佛的时候提到,“年轻人需要学会应对各种问题,包括面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而符合逻辑的思考,不应该盲从权威、道途听说,同时必须善于从更广泛的渠道科学地吸收知识,然后做出正确地判断……而三流的大学往往知识向学生灌输课程内容”。有一位小学同学,高中毕业后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在此前的接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她接触知识的广博程度。上小学时,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去读名著。然而大部分学生,包括我都没有什么兴趣。给出的理由都是诸如陶冶情操、开拓视野这种太过高大上而不接地气的理由。当时在网上和这位同学聊天,她说了好多与众不同的理由,当时觉得她很有想法。后来她去了哥伦比亚大学,我问她以后想做什么,她说,想服务社会,尤其是从事教育事业。很不幸,在与许多朋友讨论追求理性和自由的信息与知识的时候,他们总是畏首畏尾,甚至有的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填鸭式教学不仅仅是学校造成的,也是社会造成的。虽然这种做法有一定可行性,但是正如过去老师所说,中国教育总是培养出来听话的“小绵羊”。在我看来,最后大都是所谓“资本主义”的螺丝钉罢了。有一位我非常喜欢的老师提到,现在大学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在于,晋级副教授、教授跟教学几乎无关,只要量达标就可以。因此老师只需要专注于教学与科研也就可以了。作者也说:“很多学生觉得上课辛苦,其实是老师讲得不好。我夫人反映她在清华上课时,看到课堂上常常睡倒一片,但是她回忆在约翰·霍普金斯上课时,没见过在课堂上睡觉的”。所以,一味批评学生上课玩手机,是一种只看表面现象、回避实际原因极其愚蠢的做法。即使不玩手机,我更愿意看课外书,因为大部分课程不仅授课方式无聊之极,而且信息密度极低,简直是浪费生命。更让我感到难以理解的是,有些老师讲了半学期的课才发现我们的教材和他用的课件不一致,甚至有些老师表明教材的质量太烂,还是自己的课件好。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懒得为新教材做课件。即使我的想法不成立,是什么勇气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水平比教材编委会高?书中有提到麻省理工一个教室常常有八到十二块黑板,老师们根本不用现成的幻灯片。

最后不得不吐槽一下学校建设的问题。最近看到自己学校的一则新闻,要在某个四线城市建设第五个校区,预计容纳一万名学生。诚然,中国人口众多,但是不理解为何学校这么热衷于扩招。一个在中国排名两百多位的学校,竟然比世界排名前十名的学校的招生要多出很多倍。书中提到的一个极端,加州理工学院(我们耳熟能详的毕业生有钱学森、钱伟长等),每年仅仅招收 200 多个本科生。我不是盲目反对学校扩大规模,这肯定不是纯粹的坏事。可是为什么学校看不到教学生活设施如此之差却不加改善。即使我们不追求空调,可是为什么教室的桌椅那么烂(甚至不如高中,桌子的高度也是让人震惊),投影仪几乎每一个好的,宿舍楼线路旧引起火灾还要怪学生,公共淋浴为什么有 50% 是不能用的?如此“大跃进”建设新校区真的好吗?钱也不是白来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此花钱,真让人感到痛心。 虽然对现状有着种种遗憾,但是庆幸自己能遇到这本好书。书中也提到专才虽然是一种培养方法,但是还是需要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的。由此我也想到国内程序员总是喜欢自嘲自己没有女友、或者与同事沟通不利的情况——或许是因为眼界太过狭窄。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适合在校大学生、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的父母或者教育从业者阅读,也适合一些想了解不同思想、甚至有志于为社会贡献的读者阅读——毕竟美英两国在近现代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它们的教育。最后,对吴军博士致以敬意与感谢,希望今后能够看到更多的这样的作品。